時間:2019-06-06 編輯整理:早檢測網 來源:早檢測網
論文潤色,一般是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科研學者在提交論文給國際期刊(通常是被SCI收錄的期刊)前所選擇進行的步驟。論文潤色的目的旨在避免文章在學術上產生歧義,同時也節省審稿人審閱論文所花的時間。經過英語母語化潤色的論文,為求幫助原作者表達出文章的原意,體現文章行文的流暢性。
論文潤色不是造假,是英語為非母語的國家,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的一種常見的做法。
目前,國際學術圈的通用交流語言是英語。發表英文學術論文,既是研究者與學術圈同行溝通的重要手段,也是自身在學術圈發展吃飯的本事,非常非常重要。
?
但對于英語非母語的國內研究者,要將論文寫到能夠發表的程度,是有相當難度的。一項成果,究竟發表在哪種期刊上,不僅取決于實驗結果本身,論文寫得好不好,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。
?
正規的論文潤色,不會改變實驗結果,也不會更改數據和圖表,只會對文章的語言,作適當的修改,減少語法錯誤,使文章閱讀起來更流暢。這和論文造假是兩回事兒。
但對于研究者來說,論文潤色,只能是不得已而為之,算是一個權宜之計,提高自身寫作水平,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。雖然通過潤色可以使文章的語言得到優化,但是在寫作過程中,語言表達太差,會限制我們的思考,讓討論和分析難以深入進去。我們應該明確一個觀點,語言本身就是思維的工具。
?
為什么有的大學生寫的英語短文,就像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說出的話呢?因為他的英語的表達能力不行,缺少相應的語匯,限制了思維的深入和展開。同樣的道理,學術論文的寫作也存在這個現象。因此,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,提升英語寫作水平,值得用一生去不斷追求。
?
論文查重:zaojiance網www.jebelalirealty.com
了解更多:
中國科研論文劇增,與美國形成“兩強”局面,日本排名下滑很著急
SCI發表必看——英語學術論文中?Abstract?寫作總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