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9-05-29 編輯整理:早檢測網 來源:早檢測網
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進入高峰期。
每年除了自己的學生學位論文答辯,也會應邀參加一些學位論文答辯會。感覺這些年來研究生在各個方面的提高還是很明顯的,無論從研究內容,還是答辯報告的準備上,每年都有提高。所以每年參加學位論文答辯會,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。
我個人感覺有兩個小方面還需要注意一下(個人建議):
1、總結(結論)和展望
這些年有不少學位論文(和答辯)專門增加了“總結(結論)和展望”部分。
總結,應該是對整個博士學位論文的總結,也是再一次總結博士期間研究工作的主要發現和主要結論、理論和實際意義,以及對學科(領域)的學術貢獻等,也是對論文開始提出的科學問題的響應。
這部分如果能用一個圖(如框圖),有邏輯地展示,效果會很好。
展望,應該是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未來發展的展望,需要進一步深入的方面,需要進一步驗證的方面等等。展望部分也應該有對國際學術界本領域(方向)可能的發展趨勢等方面的論述,甚至可以建議一些具體的方向等。
2、答辯感言
學位論文答辯都有“致謝”部分。辛苦奮斗了多年,一路走來,一定受到過不少人的幫助、支持和鼓勵。這個時候是需要對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表達謝意的。有的研究生在這個時候,往往會五味雜陳,剛才還神采奕奕,一到這個環節就開始淚眼婆娑了。
除了學位論文答辯的“致謝”,還有一個表示謝意的環節,可以稱為“答辯感言”。經過答辯委員會的討論、投票,最后形成對學位論文的決議,答辯委員會主席需要對研究生宣布答辯委員會的決議。決議宣布后,答辯委員會主席往往會再給研究生一個發表感言的機會。很多研究生就在這個環節就卡殼了。
答辯委員會主席宣布“建議授予博士學位”的同時,答辯研究生在心理上是一個質的變化。多年的奮斗,多年的期待,終于有了明確的結果,應該有很多話要說,也會有很多故事想分享。所以,如果早一點認真準備幾分鐘的“感言”,效果是很不錯的,也會讓答辯專家們進一步加深印象。
如何準備呢?每個人想表達的情感都會不一樣,有的最想分享自己最大的收獲,有的想分享自己的求索新路,有的想進一步致謝導師和親人、朋友… …?如果在講答辯報告的時候,感覺致謝還有些話沒有說,這是一個補充的機會。
? 一點隨感。也許沒有必要。
內容來自:王德華科學網博客
畢業論文查重:zaojiance網www.jebelalirealty.com
了解更多: